咨詢熱線: 400-635-0567
沙丁胺醇檢測技術及其應用研究
沙丁胺醇(Salbutamol)是一種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臨床上廣泛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然而,由于其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作用,曾有不法分子將其違規應用于畜牧業作為生長促進劑。這種濫用行為會導致動物源性食品中出現藥物殘留,可能引發人體心律失常、肌肉震顫等不良反應。因此,建立科學規范的沙丁胺醇檢測體系對于保障食品安全、加強藥品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一、檢測適用范圍 沙丁胺醇檢測技術主要應用于以下領域:
二、主要檢測項目
三、參考檢測標準 現行主要檢測標準包括:
四、檢測方法與儀器設備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采用C18反相色譜柱,以甲醇-水(含0.1%甲酸)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紫外檢測器檢測波長設定為225 nm。該方法具有分離效率高、重復性好的特點,適用于藥品含量測定和飼料檢測。主要儀器包括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1260 Infinity II系統等。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LC-MS/MS) 以電噴霧離子源(ESI)正離子模式進行電離,多反應監測(MRM)模式檢測特征離子對(m/z 240→148,m/z 240→222)。該方法靈敏度高,檢測限可達0.05 μg/kg,特別適用于復雜基質中痕量殘留的檢測。常用儀器包括Thermo Scientific TSQ Quantis、AB Sciex QTRAP 6500+等三重四極桿質譜系統。
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 基于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原理,采用競爭抑制法進行檢測。試劑盒通常包含預包被抗體的微孔板、酶標抗原、顯色底物等組件。該方法操作簡便,適用于大批量樣本的快速篩查,但需注意可能存在交叉反應導致的假陽性結果。
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 樣品經衍生化處理后,采用DB-5MS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 μm)進行分離,電子轟擊電離源(EI)檢測。該方法對儀器穩定性要求較高,常用于實驗室間的比對驗證。
五、技術發展動態 近年來,檢測技術呈現以下發展趨勢:①前處理方法優化,如分子印跡固相萃取、QuEChERS快速提取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樣品處理效率;②新型檢測設備開發,超高效液相色譜(UHPLC)與高分辨質譜(HRMS)聯用技術將檢測靈敏度提升至pg級別;③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突破,基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的便攜式設備已實現30分鐘內完成現場篩查。
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沙丁胺醇檢測體系已形成實驗室確證與現場快檢相結合的多層次監控網絡。未來發展方向將聚焦于智能化檢測設備的開發、多組分同步檢測技術的完善以及國際標準方法的協調統一,為食品安全和藥品監管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GB/T 21313-2007動物源性食品中β-受體激動劑殘留檢測方法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GB/T 22147-2008飼料中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和鹽酸克侖特羅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GB/T 22286-2008動物源性食品中多種β- 受體激動劑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GB/T 22950-2008河豚魚、鰻魚和烤鰻中12種β-興奮劑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1、通過網站客服或者電話進行測試項目的咨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門采樣,證實實驗方案的正確性;
3、簽訂檢測委托書并交納測試費用;
4、進行試驗測試;
5、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并出具測試報告。